
我國乃至全世界近視發生率都非常高,有強烈摘掉眼鏡意願的人不在少數。早在1995年,美國FDA即批准了將準分子雷射用於近 視眼矯治。據估計,只在2003年一年,全美就有110萬人接受了雷射近視矯治手術——可見,如果這種手術是一個基於追逐利益的騙局,那麼受害者將遍布全 世界,整個全球眼科醫學界都將是「昧著良心將患者當做小白鼠的惡魔」。事實果真如此觸目驚心嗎?
事實證明,LASIK手術矯正視力的短期和長期效果都令人滿意,術後晚期屈光不穩定的發生率低於1%,並非網文所稱會在短期內惡化。不過,術前近視度數越高,術後發生視覺障礙併發症的機率也越高。而術後發生角膜持續變薄(膨脹惡化為所謂圓錐角膜)的機率也在1%以下(參考文獻4-6報告發生率分別為0.04%,0.2%和0.6%),並非網文所稱的那樣成為身體裡的「定時炸彈」。
實驗證明,LASIK術後剩餘角膜厚度是影響角膜強度的主要因素。剩餘角膜基質越厚,發生圓錐角膜的風險也越小。在一項以貓眼 為對象的動物實驗中,研究者將貓眼分為4組分別進行LASIK和PRK(準分子雷射角膜切削術)。術後對角膜後表面的前突量進行測量,證實與角膜皮瓣相 比,剩餘角膜基質過薄是術後角膜後表面前突形成圓錐角膜的主要原因。目前國際上以250微米為限,但低於此限是否一定會發生圓錐角膜,或高於此限就一定不 會發生圓錐角膜,尚無實驗數據證實。
有學者對LASIK術後殘留角膜基質床厚度的安全值及術後角膜後表面曲率的穩定時間進行研究,結果發現LASIK術後早期角膜 後表面中央均有不同程度向前膨隆,角膜基質床越薄者前膨趨勢越明顯,角膜基質床越厚者1年內角膜後表面曲率穩定或回復越明顯。所有病例角膜後表面曲率在術 後2年與1年的比較中差異均無顯著意義。可見,只要術前準備充分,術中保留足夠的角膜基質,角膜後表面曲率會隨時間趨向穩定甚至回復,並不會發生角膜越來越薄以致失明的問題。
如此看來,儘管LASIK手術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風險,卻也並非一無是處。在實施手術前,醫生會對患者的身體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往往手術本身只需要十分鐘,而術前檢查則要花費數小時甚至數天。只有符合手術條件的眼睛才能在LASIK術中獲益,同時將風險降至最低。
接受手術的患者近視情況應已保持穩定2年以上,600度近視以下矯治效果較高度近視更理想。一般來說,年齡最好不要低於21歲。患有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症等自身免疫病患者不適宜進行LASIK。懷孕和哺乳期婦女也不能接受這項手術。術前要進行角膜厚度測定,正常角膜厚度應在490微米至650微米之間。瞳孔直徑不宜過大,否則術後易發生眩光等問題。另外,還要排除其他眼部疾患如感染、青光眼等情況。總之,審慎地評估,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是手術安全的前提。
至於「為什麼醫生自己不去做LASIK,卻還要戴著眼鏡?」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奇怪。就好比整形科大夫並不是個個都要割雙眼皮墊鼻子隆胸削下巴,賣堅果的小販一日三餐並不都拿糖炒栗子當飯吃一樣,需求才是第一位的。何況,據我所知,愛美的醫生們去做LASIK的並不少見。
參考文獻:
1.杜之渝, 吳寧玲, 吳大勇,等. 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後角膜基質床厚度安全值分析. 中華眼科雜誌,2004,40:741-744.
2.李趙霞, 謝立信, 胡隆基, 等. 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後角膜瓣及瓣下角膜厚度對角膜強度影響的實驗研究. 中華眼科雜誌,2003,39:150-155
3.Steven E. Wilson. Use of Lasers for VisionCorrection of Nearsightedness and Farsightedness. N Engl J Med 2004;351:470-475
4.Randleman JB, Russell B, Ward MA, et al. Risk factors and prognosis for corneal ectasia after LASIK. Ophthalmology 2003; 110:267–275.
5.Rad AS,Jabbarvand M, Saifi N. Progressive keratectasia aft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J Refract Surg 2004;20:S718–S722.
6.Pallikaris IG,Kymionis GD,Astyrakakis NI. Corneal ectasiainduced by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01;27:1796–1802.
1.杜之渝, 吳寧玲, 吳大勇,等. 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後角膜基質床厚度安全值分析. 中華眼科雜誌,2004,40:741-744.
2.李趙霞, 謝立信, 胡隆基, 等. 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後角膜瓣及瓣下角膜厚度對角膜強度影響的實驗研究. 中華眼科雜誌,2003,39:150-155
3.Steven E. Wilson. Use of Lasers for VisionCorrection of Nearsightedness and Farsightedness. N Engl J Med 2004;351:470-475
4.Randleman JB, Russell B, Ward MA, et al. Risk factors and prognosis for corneal ectasia after LASIK. Ophthalmology 2003; 110:267–275.
5.Rad AS,Jabbarvand M, Saifi N. Progressive keratectasia aft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J Refract Surg 2004;20:S718–S722.
6.Pallikaris IG,Kymionis GD,Astyrakakis NI. Corneal ectasiainduced by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01;27:1796–1802.
此篇文章轉載於『商業週刊 良醫健康網』科學松鼠會
0 分享:
張貼留言